单镜头反光相机

单镜头反光相机

此条目可能包含原创研究。 (2024年11月12日)请协助补充参考资料、添加相关内联标签和删除原创研究内容以改善这篇条目。详细情况请参见讨论页。

此条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3年7月31日)维基百科所有的内容都应该可供查证。请协助补充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会因为异议提出而被移除。

Ihagee Exakta 单镜头反光相机

单镜头反光相机(Single Lens Reflex Camera,简称:SLR camera)又称作单反相机(大陆及港澳地区)或单眼相机(台湾),是一种相机的设计型式,其使用一块放置在镜头与底片间的镜子把来自镜头的图像投射到对焦屏上。大部分单眼相机通过目镜观察五棱镜反射来的图像,但也有其它形式的取景器,例如腰平取景器。

简史[编辑]

Graflex最早在1909年生产出单反相机。现代的35mm片幅单反相机是在1936年由Exakta提出的。意义重大并且定立了标准的单反相机及厂商包括康泰时S系列、哈苏、宾得士、美能达SRT 101、尼康F系列和美能达Maxxum 7000。

技术简介[编辑]

单镜反射相机光学组件示意图

① 镜头组(本例子使用天塞镜头)

② 可升降45度反射镜

③ 快门帘

④ 胶卷底片或感光耦合元件或CMOS

⑤ 对焦屏

⑥ 聚焦透镜

⑦ 五棱镜

⑧ 观景窗

自从1970年代起,这项技术开始得到广泛应用,单镜反光相机成为了高级摄影爱好者和专业摄影师的新宠。

单镜反光相机最主要的优势在于摄影者可以从取景器中直接观察到通过镜头的影像,称之为单轴反射式取景。许多现代的单镜头反光相机都提供了辅助对焦装置,包括测距连动装置和自动对焦功能。为了减少重量,许多现代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用五面镜代替了五棱镜。

旁轴照相机使用一个额外的反光系统将影像反射到取景器上,这样在取景框上得到的影像与镜头所拍摄的是有差别的。在摄影者与被摄物体距离较远时这种差别并无大碍,但是当进行近距或微距拍摄时,这种差别就非常明显。而单镜反光相机则因取景和照相是同一光路,避免了近、微距摄像中的视差现象。

大多数单镜反光相机具有快速更换镜头的能力,使相机的用途更加广泛。同一台照相机可以用于肖像、风景、运动和微距拍摄。一些早期的非单镜头反光相机也具有这项能力。

大多数单镜反光相机使用35mm的胶片,这样的大小为大多数摄影爱好者和一些专业应用平衡了照片质量、尺寸和成本等因素。注重大图输出质量的专业摄影师会使用较大片幅的单镜反光相机。

电子化[编辑]

1985年,Minolta于日本推出α7000(北美推出称为MAXXUM 7000),不但于机身内整合自动对焦(AF)、镜后测光(TTL)等技术,更将以往在镜头上调整的光圈环移至机身,也将常见的机械旋钮改为数位按键,并加入了现今常用的PASM测光模式,机身上另有LCD显示各项摄影参数。α7000的推出,刺激了当年日渐颓靡的单眼相机市场,并促使日本各大相机厂商于日后推出全电子化的单眼机身,如Canon于1987年推出EOS(Electro-Optical System)相机,使用电路取代传统的机械连动,此后全力投入电子化单眼系统,不再推出机械式相机。

数位化[编辑]

1990年代中期数位单镜反光相机开始发展,其便利性受到许多专业使用者的喜爱,2003年后数位单镜反光相机与储存媒体的大幅平价化,让许多业馀摄影者得以省却冲片费用,也让单镜反光相机更加普及。

优点与缺点[编辑]

优点[编辑]

在使用同轴直射感光元件取景的数位相机尚未普及前,单眼相机具有无视差优点。

精确的取景和对焦,这一点对于微距和远距摄影特别重要。

部分较高阶的DSLR具有可以预览景深的功能。

多数的单眼相机可自由更换镜头。

常见的单反镜头比固定镜头相机提供了更广泛的光圈范围,尤其是增加了最大光圈(举例来说,在50毫米定焦镜头上可见到f1.4甚至到f1.0等级的最大光圈)。这主要带来两个好处:

可以在更昏暗的条件下拍照而不需使用闪光灯或较慢的快门。

可以获得更浅的景深。

缺点[编辑]

由于其复杂的机械装置,在同等片幅下,单镜反光相机的体积要大于旁轴照相机。

由于反光镜需要时间进行移动,因此产生相对较长的快门时滞。在使用电子系统的单镜反光相机上,时滞问题还有可能被自动对焦时间拖长。

由于反光镜的往返移动,会造成额外的噪音和震动。有些单镜反光相机具有反光镜预升功能,在拍照之前就把反光镜提升并锁定来减少曝光时的震动。但这仅适用于被摄物体在反光镜预升时会相对保持静止的情形下,因为观景窗在这时是漆黑一片的。

在小光圈的情况下,取景器接收的光也同时减少,难以进行手动对焦。这个问题在电传控制光圈镜头普及后获得些许改善。

在使用电子闪光设备的情况下,曝光时间受到限制。

由于需要给反光镜留出移动空间,设计广角镜头更加困难。

可换镜头相机的焦平面快门相对于不可换镜头相机的镜间快门还存在时差和振动问题,成本也高于镜间快门。

对于数码单反相机,由于没有胶片卷动,一旦感光元件沾染灰尘,灰尘不会自行消失。

135单镜反光相机纪录[编辑]

1935年,苏联制造出世界第一台135单镜反光相机(Спорт,其中Спорт为英语“运动”(Sport)之意)。

1936年,德国(纳粹时期)制造出第一台量产135单镜反光相机Jhagee Exakta。

1949年,东德制造出第一台五棱镜单镜反光相机康泰时S型(CONTAX S,西德出售名称为“潘太康PENTACON”)。

1950年,东德制造出第一台可交换式观景窗单镜反光相机Exakta VX。

1954年,日本旭光学(购入东德Pentax后改称“宾得Pentax”)发表世界第一台反光镜即时自动回弹式单眼相机Asahiflex II

1958年,西德制造出第一台内建测光表单镜反光相机CONTAFLEX I。

1960年,日本制造出第一台高速纵走金属快门单镜反光相机柯尼卡F型(KONICA F),最高速度1/2000。

1960年,日本制造出第一台高速横走焦平面快门单镜反光相机佳能R2000(Canon R2000),最高速度1/2000)。

1960年,日本制造出第一台镜后测光(TTL)单镜反光相机PENTAX Spotmatic,1964年才成功商品化)。

1966年,日本美能达(Minolta)公司发表世界第一台全开光圈TTL分割测光的单眼相机SRT-101。

1971年,日本宾得士公司发表世界第一台全开光圈先决自动曝光的单眼相机ES。

1971年,日本佳能发表世界第一台全开光圈快门先决自动曝光的单眼相机FTb。

1972年,日本佳能发表F-1 Motor,每秒九张的连拍速度是当时最快的可动反光镜单眼相机。

1977年,日本美能达推出XD(或称XD-7/XD-11),是世界第一台具备多重自动曝光模式的单眼相机。

1981年,日本宾得士公司发表世界第一台自动对焦单眼相机 ME F[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985年,日本美能达公司发表世界第一台液晶萤幕及自动对焦全电子式单眼相机α7000(美洲为 MAXXUM 7000[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987年,日本宾得士公司发表世界第一台内建电子闪光灯的自动对焦单眼相机 SFX[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992年,日本佳能发表EOS5,为世界第一台具备瞳孔对焦(Eye Control)技术的单眼相机。

相关条目[编辑]

水仙单反相机

数位单眼相机

双反相机

注释[编辑]

查论编摄影术语

像片

底片格式

焦距

视角

35mm等效焦距

光圈

焦比

景深(超焦距、模糊圈)

焦深

快门

连拍

快门速度

倒易律

感光度

阳光16法则

平场校正

曝光

曝光值

曝光补偿

宽容度

区域曝光法(英语:Zone System)

测光模式

闪光指数

闪光同步(英语:Flash synchronization)

闪灯同步速度

色温

色差

红眼现象

黑白

透视变形

透视校正

摄影流程

摄影处理

摄影印刷(英语:Photographic printing)

摄影科学(英语:Science of photography)

类型

空中摄影

建筑摄影

纪实摄影

新闻摄影

艺术摄影

静物摄影

自然摄影(英语:Nature photography)

人物摄影

魅力摄影

裸体摄影

裸体艺术摄影

情色摄影

街头摄影(英语:Street photography)

天文摄影

云海摄影(英语:Cloudscape photography)

飞机摄影

铁道摄影(日语:鉄道撮影)

法医摄影

广告摄影

商业摄影

时装摄影

婚纱摄影

图库摄影(英语:Stock photography)

公关摄影

业馀摄影

废墟摄影

技术

Afocal摄影

散景

剪影

青写真

向右曝光

闪灯补光

烟花摄影

哈里斯快门

HDRI

高速摄影

全像摄影

红外线摄影

柯利安摄影

风筝摄影(英语:Kite aerial photography)

长时间曝光摄影

微距摄影

Mordançage(英语:Mordançage)

多重曝光

夜间摄影

追踪摄影/摄影平移

全景摄影

黑影照片

印刷调色

反转底片

重新拍摄

Rollout摄影

色调反转/萨巴蒂效应

立体摄影(3D眼镜)

光圈收缩

日光显影

移轴摄影

仿微缩模型(英语:Miniature faking)

缩时摄影

慢动作摄影

紫外线摄影

晕影

水中摄影

微型摄影术

相机陷阱

BeetleCam

鸽子摄影

构图

对角线构图法

框架构图法(英语:Framing (visual arts))

Headroom(英语:Headroom (photographic framing))

Lead room(英语:Lead room)

三分法

Simplicity(英语:Simplicity (photography))

器材

相机(光场相机

单反相机

无反相机

双反相机

旁轴相机

直接观景式相机

高速摄影机

玩具相机(英语:Toy camera)

针孔相机

傻瓜相机

即时成像相机

大画幅相机

全景相机

空拍机)

放大机

底片

片基

底片格式

电影胶片

镜头

变焦镜头

定焦镜头

广角镜头

标准镜头

远摄镜头

接环镜头

摄影滤光镜

遮光罩

测光表

闪光灯

波带板

云台

单脚架

三脚架

自拍棒

相机稳定器

暗房

暗房安全灯

幻灯机

电影放映机

历史

暗箱

奥托克罗姆

卡罗法

银版摄影法

杜菲彩版(英语:Dufaycolor)

照相底板(英语:Photographic plate)

视觉艺术

摄影技术发展史(英语:Timeline of photography technology)

数码摄影

数码相机

数码单反相机

单电相机

数码后背(英语:Digital camera back)

感光元件

有源像素传感器(英语:Active-pixel sensor)

互补式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

感光耦合元件(CCD)

3CCD照相机(英语:Three-CCD camera)

Foveon X3

像素

底片扫描仪(英语:Film scanner)

与胶片摄影对比(英语:Comparison of digital and film photography)

先进摄影系统C型(APS-C)

望远镜摄影(英语:Digiscoping)

图片共享(英语:Image sharing)

彩色摄影

色彩

彩色底片(印刷

正片)

色彩管理(色域

原色

三原色光模式

印刷四分色模式)

冲洗

C-41冲印处理

交叉冲印(英语:Cross processing)

照相显影剂

数码图像处理(英语: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偶染体(英语:Dye coupler)

E-6冲印处理

定影剂(英语:Photographic fixer)

明胶银处理(英语:Gelatin silver process)

胶印(英语:Gum printing)

即时成像胶片

K-14冲印处理(英语:K-14 process)

印刷耐久性(英语:Print permanence)

增感显影处理(英语:Push processing)

止显剂(英语:Stop bath)

其他议题

全息拍摄术

Lomo摄影

摄影和法律

摄影博物馆和画廊

周边暗角

照片库

列表

最昂贵的摄影作品

摄影器材制造商名单

摄影师(英语:List of photographers)

街头摄影(英语:List of street photographers)

女性(英语:List of women photographers)

摄影分类的所有相关条目

相关推荐

365bet游戏网站 天使数字1717的意义

天使数字1717的意义

365bet亚洲版登陆首页 项链哪个品牌比较好(网上买项链在哪个平台好)

项链哪个品牌比较好(网上买项链在哪个平台好)

365bet游戏网站 5款好用的iOS视频播放器推荐

5款好用的iOS视频播放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