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中线条形状设计技巧分享
正文:大家好,我是陈老师。今天这节课,我想和大家分享PPT中关于形状设计的内容。在PPT里,有圆形、矩形、三角形等常见形状,而其中线条形状常常被大家忽视。实际上,通过线条做出的形状,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流线型的线条感会给人视觉上最舒适的感受。回想一下,那些圆润且富有线条感的设计,是不是让你眼前一亮,视觉上更加愉悦呢?所以,今天这堂课重点讲解如何在PPT中打造富有线条感的形状设计。
首先,我们来看一些案例。这些案例运用流线型线条设计出了各种图形,比如这个圆润的图形,还有用线条围成的矩形,以及圆形与波浪形线条组合的图案,整体视觉效果都非常美观。这就是线条感带来的直观感受。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三种快速设计出有线条感形状的方法。
一、用曲线画线条
曲线是形状的一部分,借助曲线,我们能自由绘制出各种流畅的线条和形状。它位于工具栏的“插入” - “形状” - “曲线”选项中。下面以一个实际图形为例,给大家演示一下操作过程。
先新建一个空白幻灯片,点击“插入” - “形状” - “曲线”。我们可以随意选择落点,绘制出一条曲线,比如拉过来,选择各个落脚点,最后回到开头,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形状。如果觉得形状太大,可以进行压缩;要是觉得某些部分不够圆润,可右键点击,选择“编辑顶点”,这时会出现很多顶点,通过拖动这些顶点就能改变形状。同时,还有一条线可以调整弧度,例如当棱角角度太窄时,将其拉平一些,拉得越大,平滑度越高;拉得越窄,角度越尖。另外,右键点击顶点,还可以选择“平滑顶点”“直角顶点”“直线顶点”“角部顶点”等,选择“平滑顶点”后,无论怎么调整,形状都会保持平滑状态。
调整好形状后,选择一张图片,复制并置于幻灯片底层,让图片与形状相交,进行布尔运算。完成后,将图片拉过来,一个流线型的图形设计就完成了,是不是还挺简单的?
二、利用波形画线条
在形状中,除了曲线,波形和双波形也能直接绘制出具有线条感的形状。它们同样在“插入” - “形状”中,像两个小旗子的图标,左边是波形,右边是双波形。
还是通过实际例子来看操作方法。新建空白幻灯片,点击“插入” - “形状” - “波形”,然后拉开波形,它可以上下调整宽度。波形的左下角和右下角各有一个黄色顶点,用来调节波形的幅度,调得越大,波形越接近直角;往下调则会使波形变窄。下面的黄色顶点还能调节波形的倾斜度,可根据需求调整,不需要的话就回到原点。
接着,找到想要的图片,在与波形进行布尔运算之前,需要先将图片裁剪到波形最上面的水平线位置。完成裁剪后,与波形进行布尔运算,再把文字复制过来,这样一个用波形制作的曲线图形设计就完成了。相比用曲线制作,这个方法更简单一些,因为波形已经为我们预设好了基本形状。
三、圆形的布尔运算
前两种方法利用的是PPT自带的线条形状,接下来介绍的方法相对复杂一点,但同样能做出想要的效果,即通过圆形的布尔运算来实现。
以一张图形为例,它既可以用曲线绘制,也能用圆形通过布尔运算得到。我们实际操作一下,先插入两个圆形,一大一小,可能两个不够,再插入一个,随意将它们叠加在一起。因为最终要对其进行“编辑顶点”操作,所以先随意叠加。然后将它们结合,此时大概的形状就出来了,但显然不是我们想要的。这时候就需要用到“编辑顶点”,会看到很多顶点,有些顶点可能会使形状出现直角等不理想的情况,我们要尽量删除一些不需要的顶点,并把直角顶点选择为“平滑顶点”,使整个形状变得平滑。经过一系列细微调整,将形状调整到差不多的样子。
之后,选择一张图片,与调整好的圆形进行布尔运算,再把图片处理一下,这样一个通过圆形叠加并调整顶点得到的曲线图形就完成了。这个方法操作起来比前两个复杂,需要耐心调节顶点,但它为大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当其他方法不适用时,可以尝试这种方式。
希望大家熟练掌握这些技能,在制作PPT时,就可以运用这些方法设计出丰富多样的图形,而不是局限于千篇一律的矩形、三角形等,让PPT内容更加丰富美观。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下次再见!